我们只用绿色的食品原料
零食加工厂,只为您的健康着想
2020-04-22 17:30上一篇:疫情中成功“出圈”的休闲零食龙头,如何逆势创历史新高? |下一篇:这些零食是80、90后的最爱,它已经停产,00后:全都没吃过
多数家长,都不喜欢孩子吃零食,但严防死守就真的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吗?那些从小就被严禁吃零食的孩子,长大之后有成为父母心中的样子吗?
那些从小就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,长大后怎么样了?
幸孕姐的姑妈家,家教极严,对于唯一的儿子更是丝毫不马虎,连零食都绝对不让孩子碰,即使到后来上了初中高中都是接送走读,零用钱几乎没有,完全不让孩子吃那些对身体不好的零食。
结果没想到的是上大学之后,这孩子就像刚出笼的鸟,每天都是汉堡、薯片、糖果和辣条,成了学校小超市的“知名红人”,体重自然也飙升——已经是个220多斤的“大胖子”了。
按照他的话说,“就是小时候压得太狠了,导致现在吃零食的冲动完全停不下来,再胖也戒不了。”
妈妈每天看着儿子愁的不得了,后悔当初还不如别管那么严,要不然也不会让孩子现在“暴饮暴食”。
这种情况在很多小孩子身上都发生过,因为越是控制,越是失控,长久的压抑反而会造成相反的结果。
家长完全不让孩子吃零食,会造成哪些后果?
1、反而更加渴求
在儿童心理学上,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“匮乏感”,表示孩子越是得不到,反而会更加想要,很多人都会因为童年的不满足而在长大后自给自足
这就是童年的匮乏感带来的后果,物极必反的道理,到后面已经变成执念,越是得不到,越是想要。
2、和父母离心
小孩子的思维是非常简单的,有些会钻牛角尖的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他了,要不然怎么这么便宜的吃的都不给他买。别人家的小朋友都有,而自己却怎么都不配得到。
一旦这种思想被定性,孩子只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父母的爱,如果再缺乏及时地开导,很容易陷入低落的情绪,和爸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。
面对孩子对零食的需求,家长应该怎么做?
1、主动提供
与其严防死守,让孩子压抑反抗,找到一些不健康的吃,倒不如家长自己提供给孩子部分相对健康的小零食,比如酸奶、坚果等,主动矫正他对零食的认知,也提高娃对零食的满足感。
孩子想吃什么,可以少量的购买,大多数孩子都是“眼睛饿”——好奇心驱使的想吃,如果尽可能满足其好奇心,他反而会降低对零食的欲望,有满足感的孩子是不会主动渴求的。
2、零食限量
零食受到家长普遍抵制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其卫生、营养等状况,大部分零食不仅高盐、高糖,甚至连基本的卫生都不能满足,因此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吃不吃,而是摄入量。
知名儿童心理学专家称,在孩子特别想吃的零食面前,可以采用85/15的法则:也就是保证儿童正常饮食的85%都是营养物质,然后适当允许15%的非营养食物。
这样既能够满足孩子对零食的欲望,又可能保证营养的充足,在孩子可以正常商量的年纪,也可以“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”,规定零食的量,尊重孩子但也让孩子尊重大人。
3、看成分表
超市的零食后面都会有成分表,平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参考成分表的物质,然后用科学的态度告诉他,哪些可以适当吃,哪些是对身体有害的,有理有据肯定比“一刀切”的吃零食对身体不好更有说服力。
除了上表中的添加剂法则,营养标签也很重要,通常是“1+4”的标示模式:
“1”为能量,“4”为4个核心营养素——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钠,都能看出来这款零食应不应该买。
这种严谨的态度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意识,久而久之,不用你说他自己也会拒绝一些不健康的零食。
幸孕姐有话说:孩子的天性是追求快乐,吃零食可以让他开心,家长可以适当带他体验吃薯片和巧克力的快乐,然后让他知道快乐分很多种,零食只是其中之一,满足一时口腹之欲,也许能换回孩子更多的满足和自律。